1895 年唐景崧、丘逢甲等人倡議建立「臺灣民主國」,為了因應新國家的建立,製作了國家象徵的國旗──藍地黃虎旗。必得製作新國旗的原因之一,是如果準備抗日, 就不能在砲台上繼續懸掛清國的龍旗,否則將引起日本向中國抗議。當時所作的國旗,至少有三面。一面是掛在巡撫衙門,一面送到基隆砲台,另一面被送到淡水海 關,請當時的稅務司馬士懸掛。第一面後來應該是落入日本人手中,被當成戰利品送給天皇,保存在皇宮中的振天府。第二幅於民主國成立翌日,懸掛在砲臺上,適 逢大雨,虎形全失,應該已經不存在。第三面黃虎旗,當時海關署稅務司馬士,並沒有將黃虎旗掛出,在日本軍登陸、海關順利交接後,馬士將這面旗子帶走,於其 晚年定居英國之後,仍留在身邊。
目前臺灣博物館所藏的「臺灣民主國旗」,是日本領有臺灣以後,由日本畫家高橋雲亭摹製,而成為博物館的收藏。雖然不是當時的原件,但是歷經兩個不同政權一 百年的風霜,幾度在不同的意義脈絡下被展示,其本身已然具有另一種歷史文化及象徵意義,從另一個角度來說,它正是「成為戰利品的黃虎旗」的最好見證。 臺灣民主國在歷史上雖然只是一個沒有民意基礎的外交設計,但是以「臺灣民主國」為名的組織一旦存在,不論其實體如何,其名稱已經足夠給予後人無限的想像空 間,也是後人汲取不盡的歷史文化資源。而能夠提供源源不絕的歷史、文化想像,在這段歷史中重要的「道具」──黃虎旗,實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。
長:2640 mm
寬:3300 mm
顏色:原為藍底,因年久退色為咖啡色
形狀:長方形
型制/特徵描述:本旗為接收的台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,旗之虎尾部份已燒毀,現虎尾部份已經修補
作者:高橋雲亭(根據日本振天府收藏的黃虎旗原件而製)
補個主題網站 : 黃虎旗的故事
2008年2月28日 星期四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